節目名稱:檔案K
地點:水源劇場
時間:2013.05.26 晚上場(最終場)
會想看檔案K,一開始都只是因為想要看舞台劇版的「莫子儀」而已,
但後來大略看了一下劇本,覺得還滿有趣的,所以就手刀式的購票了。
二百五的劇場心得:
這次看戲的地點是在公館的水源劇場,一開始我還把鹿鳴堂跟水源劇場搞混,
還信誓旦旦的要朋友跟我走就對了(丟臉)
水源劇場就在大家熟悉的水源市場那邊,記得別走錯啦~
水源劇場的位子其實還滿多的(相較於我之前去過的劇場)
不過缺點也在這裡,因為我們坐到倒數幾排的位子,
所以舞台上演員的聲音又加上現場的配樂,對我來說,有時候演員的聲音就有點虛無飄渺,
位子坐起來其實還滿舒服的,也不會像國父紀念館那樣的擠
(看鐘樓怪人的時候,我的腳根本就是芭蕾舞者般的踮著)
不過如果你後面是腿長人的話,椅背就還滿容易一直被踢的。
基本上水源劇場算是還滿舒適,適合看戲的地方,工作人員態度也都很好
二百五的舞台心得:
其實在進場前,我一直在wonder到底要怎麼表達出「平行宇宙」這個概念,
而檔案K的舞台設計相當的特別,一開始面對觀眾的這一面,是現實生活的時空,
而旋轉到另一面,則是M星球的地方。
另外加上交錯的影像投幕,會有種假假真真,現實與非現實的交錯。
影像投幕本就是一種虛幻的表現,就像是費羅傑在講解薛丁格的貓理論時,就會搭配著影像;
還有當費羅傑受採訪時,螢幕上有費羅傑的攝影影像,但明明他就在現場。
就舞台效果來看,這種真實與虛幻之間的節奏掌握的相當不錯。
不過缺點大概就是因為一直在旋轉舞台,就會感覺一直在換場,一直換場就會有種斷戲的感覺。
二百五的劇情心得:
上半場是費羅傑在現實時空的部分。
其實在上半場時,因為還在適應演員的音量,還有我很想盡力聽懂費羅傑解釋的物理原理,
所以上半場反而給我的印象不夠深刻,不過還是有幾個地方我覺得是上半場的亮點。
在一開始的打掃房間這個橋段,其實第一個想到的是一種「一切即是空」的感覺,
如果你不整理房間,其實房間本身就是維持一種這樣的狀態,儘管你盡力的要整理房間,
最終他還是亂,除非你放下一切,不再去在意這些,自然房間就不需要打掃,你也不會覺得有多亂了。
再來就是飾演媽媽的張丹瑋,我很喜歡他在上半場演媽媽角色,把一個寵溺兒子的媽媽演得活靈活現的,
接著,在他孫子的葬禮上,馬上有著憐惜孫子,恨自己寵溺兒子的感覺,也許這就是戲劇動人的地方,
因為我不覺得他在演戲,是一種已經在角色裡,自然而然所表現出來的反應。
下半場的M星球就是一個虛幻場景,他也許存在,但也許沒有真實存在。
在這個星球分為兩派-一個就是老派,另一個就是想幹什麼就是什麼派。
老派的人會一直不斷的嚼記憶口香糖,因為他們希望記得自己過去是什麼樣的人,
而另一派則是不想要嚼口香糖,他們只想要享受當下的快樂就好。
其實這跟我們現實社會很像,有些人不斷的沉溺於過去,而有些人卻不想要再想起過去,
而在M星球中,大家不是做愛就是享樂,只有老派的人努力的工作著。
就我來看,在M星球中,只存在了人類最原本的「欲望」,吃飯情欲享樂,都是人類最根本的欲望。
但當我們有了包袱-比如說,回憶,就會開始控制這樣的欲望存在,
因為你知道還有其他事值得你去追尋、去獲得他。
就像是K,到了M星球,他不希望瑪格莉特忘記他,所以他盡其所能的要嚼著口香糖。
最終,就是費旋這個貫穿全場但始終未露面的角色。
(其實有露面啦,就是在葬禮的時候,他在左上方的鷹架要跳下來,但瞬間就換場了,所以可能沒有被注意到)
在現實空間中,他的音樂,他的理想始終沒有受到重視;但在M星球中,他是這個世界的神,大家都愛他的音樂(除了老派人以外)
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在現實社會眼中,就是那般的不受教,那樣的不聽話呢?
但這樣的孩子說不定在別人眼中,他的音樂是天籟之音,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好音樂。
你的死亡也許是另一層面的存在,在費旋身上我想到的是這個。
「人的存在機率是10的59次方分之一」
這樣的機率小之又小,所以請好好珍惜你身邊與你相遇的人,他們的消失有可能是另一種存在的形式。
不須沉溺於悲傷回憶中,不須感嘆過去未達成的事,儘管他們已不復存在,他們依舊存在在另一個時空中。